利好不断!医药板块全线反攻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强势期?(附概念股)

来源:智通财经
9月27日,利好轮强受医疗行业新利好不断推出消息影响,不断板块A股医药概念股全线反攻,医药有望迎新截至收盘,全线(301235.SZ)、反攻附概(688114.SH)20CM涨停,行业(688085.SH)、势期(688161.SH)涨超10%,念股(002901.SZ)、利好轮强荣尚医疗(002551.SZ)、不断板块(600763.SH)涨停,医药有望迎新(688180.SH)、全线(600276.SH)、反攻附概(688331.SH)、行业(603259.SH)等均有不同程度涨幅。势期此前,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医药多板块触底时刻到来,当下即为长周期上升起点。国内对于高质量创新鼓励趋势和力度仍然不变,在国内庞大人口基数红利下,该行看好创新产品放量带来的创新板块底部崛起。
消息面上,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在上海接受企业递交申报材料并现场开标。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消息称,“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今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布局,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医疗行业利好不断,首先是种植牙价格调整好于预期;其次,国家医保局近期表示,由于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有关部门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业内人士表示,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近年来,市场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临床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3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5万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2%。预计中国医药市场将于2025年进一步增长至2.29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6%,并将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2.99万亿元。
按照分子类型的不同,中国医药市场可分为化学药、生物药以及中药三大板块。
具体来看,中药方面,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大疾病防治,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实施中西医综合防控,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化学药物在中国医药市场中仍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48.9%。药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722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190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略有下降,为7085亿元。2021年,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提高化学药行业集中度、推动研发创新、促进上下游一体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根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原料药生产为主的企业,营收达到3944.60亿元,同比增长3.70%。预计2022年可达4479亿元。2020年中国制药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358.70亿元,同比上涨11.22%,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14.04%,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
在所有药品当中,生物药仍具有占据更大中国市场份额的巨大潜力。2019年,按药物销售额统计,全球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有七种为生物药,但中国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只有三种为生物药;随着更多创新生物药推向市场,预计生物药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2016年至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由1836亿元增长到3457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1%,同期化学药与中药市场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受中国生物药研发投资增加、居民生物药负担能力增强、政府政策利好、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较大未满足需求的推动,有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8116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6%,并于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2943亿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8%。
认为,今年上半年国内医疗新基建、千县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多项计划持续推进,百亿商机持续兑现,同时多地发文支持国产设备采购,相关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德邦证券表示,复盘医药生物板块15年行情,医药板块多次在估值底部和情绪冰点,迎来新一轮医药牛市。复盘近十五年医药板块行情走势,板块多次走出分化行情,在2018/2012/2015/2019年四次触底后,医药板块都在政策或大环境的边际改善下,迎来了底部反转与后续的显著强势期。当前环境下,医药已经处于低估值、低配置状态,政策端不断释放积极信号,疫情防控也得到显著进展,当前医药有望迎来新一轮强势期。
则指出,当前医药板块仍处于政策底、估值底、持仓底。随着9月渐入尾声,医药板块逐渐进入三季报业绩期,根据初步分析医药板块三季度业绩仍延续相对稳定较快增长,部分细分领域源于Q2有疫情影响,Q3呈现环比改善状态。考虑到前期板块调整导致当前的低估值,且后续将逐渐进行估值切换,医药板块性价比将进一步突出。
相关概念股:
药明康德(603259.SH):全球临床前CRO龙头企业,近期公司海外产能值得关注。在海外主要的4个工厂(美国2个,欧洲2个)中,除美国费城外,其余基地收入利润体量较小。受益于ATU业务革命性TESSA平台及产能扩张打造一体化CTDMO平台、测试业务利用率的提升,预计费城基地全年有望实现30%+收入增长,能够对冲海外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
恒瑞医药(600276.SH):恒瑞医药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涵盖了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造影剂、特殊输液、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2020年恒瑞医药抗肿瘤产品营收达152.68亿元,占总营收的55.3%。公司在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君实生物(688180.SH):公司拥有国内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国产PD-1单抗,在肿瘤免疫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新冠肺炎等各疾病领域,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合作等方式布局了庞大研发管线,涵盖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形式。此外,JS016是公司和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2021年以来,Etesevimab单抗及Bamlanivimab+Etesevimab双抗组合的政府订单增加,有望贡献显著现金收入。
荣昌生物(688331.SH):依托自身核心技术平台与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已开发了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其中有1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研究或IND准备阶段,均为靶向生物创新药;公司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7款产品正在开展用于治疗20余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相关文章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覃澈)9月1日,首款带有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原创新品——“超火异形鞋”上线电商平台,标志着莆田鞋业正式进入“原创品牌”时代。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款鞋是由首批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之2025-07-07
应急管理部:5月全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30起死亡1402人
6月9日,应急管理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代睿摄影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6月9日,应急管理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5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30起2025-07-07- 野村、高盛等机构认为,泰国央行将结束为期三年的宽松货币政策立场,并从8月份开始加息,以抑制持续高企的通胀。尽管泰国央行周三连续第16次会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低位,但各方对这一决定的投票结果2025-07-07
- 这家“资本新贵”四个月没了100亿元气森林捧起的“资本新贵”,起家于山东的四个月市值没了100亿。这家靠赤藓糖醇发家的企业,目前面临巨大挑战,由于进入门槛低,大量企业涌入赤藓糖醇领域,建厂投产,导致赤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卫生裤品牌“不桃”宣传“月经污染”引争议,商家道歉:词语歧义造成误解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秀娟 张函)近日,月经卫生裤品牌“不桃”在小红书发布的文章《有一种污染叫做月经污染》引发争议。该文用数据描述了卫生巾带来的污染,被网友指责污名化女性月经现象。6月8日,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