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信达2021年实现净利润120.62亿元 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比达78.9%!

中国信达2021年实现净利润120.62亿元 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占比达78.9%

时间:2025-07-07 00:15:25 来源:失之交臂网 作者:探索 阅读:982次

中国网财经3月30日讯 3月29日,中国资产占比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信达现净报告显示,年实2021年,利润面对疫情冲击下严峻复杂的亿元国内外形势及诸多风险挑战,中国信达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不良防控金融风险、经营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收入聚焦主业,中国资产占比稳中求进,信达现净全年经营符合预期,年实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利润核心指标稳健均衡,亿元公司改革持续深化,不良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营

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达15642.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4%;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1788.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9%。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974.93亿元,收入总额770.90亿元,税前利润141.94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8%、78.9%、73.2%,主业优势继续巩固。全年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120.62亿元。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7.15%,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4%,持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

发挥核心功能优势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信达始终坚持深耕金融不良资产市场,持续加大收购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力度,着力提升不良资产经营专业能力和处置效率,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坚守不良资产主战场,持续拓宽收购渠道。中国信达准确把握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机会,加强与各大国有银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合作,深度参与公开批转市场业务,强化有效投放,公开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全年新增收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48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5%。主动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积极拓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2021年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1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8%。

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加快金融风险有序化解。中国信达加强对资产的分类管理,丰富不良资产处置工具,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最大化提升资产价值。加速存量资产周转,夯实现金回收,资产周转率有效提升,处置规模和处置收益稳步增长,全年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13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09%。聚合社会资源推动处置,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优质产业投资人等共同参与,促进金融不良资产出清和金融风险有序化解。

互联网+不良资产深度融合,打造线上资产推介平台。中国信达积极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互联网营销模式,搭建起包括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线上拍卖专区以及直播推介等多平台、多渠道的线上资产处置营销推介体系,2021年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成交470笔,成交金额276亿元。推出不良资产推介平台“中国信达智慧淘”,通过互联网拓宽合作渠道,满足投资者高效获取资产信息,寻得意向资产的需求。截止目前,“智慧淘”已上架资产金额达到300亿元。

积极履行金融央企责任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中国信达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纾解实体企业和区域经济痛点、难点、堵点,助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践行金融央企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落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问题企业救助纾困,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中国信达切实发挥专业经验丰富和处置风险功能齐全优势,通过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手段,积极参与危机企业救助和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化解,有效发挥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作用。开展资本市场纾困,化解企业违约债及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以共益债形式解决破产启动难问题。2021年投放11个困境企业再生项目,总金额30.24亿元。

打造不良资产生态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信达推进战略客户群建设,拓展央企国企、行业龙头等战略客户资源。准确把握实体企业需求,对部分发展前景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切实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提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2021年,新增投放债转股项目6个,项目总金额21.2亿元,债转股资产收益11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68%。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以来,中国信达已落地25个项目,落地金额260亿元。积极推进设立规模近600亿元的“国新资产优化配置基金”,参与企业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和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处置的“两非两资”清退工作。通过主辅剥离、僵尸企业出清、收购不良债权、资产重组等多种手段,盘活不良资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

践行资产管理公司责任担当,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见效。中国信达紧跟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重大战略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发展新理念,参与某清洁能源集团S基金项目,助力企业布局优质可再生能源资产;成功发行规模50.66亿元交易所首单“碳中和”可续发型短期ABS,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某清洁能源集团碳减排业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为某硅片企业和某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关键科技领域打破国际垄断格局。深刻把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培训帮扶地区基层干部及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5874人,全年落实帮扶捐赠资金2525万元,购买及帮助销售脱贫地区1277万元,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推动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达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理念,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加快信息科技建设,支持业务转型升级,为公司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信达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的领导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相统一。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三会一层”相互之间实现监督、约束和制衡,确保公司规范运营。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培育公司治理文化,将资本市场的理念、规则和机制传导至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审批体制,加强市场化考核机制,稳步推进子公司市场化改革,持续完善公司管理机制。

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中国信达秉承“主动管理、守住底线”的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严控客户准入标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对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重点区域投资比重。通过优化内部评级、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异常项目会商等多项举措,有效加强风险源头控制,提高业务质量。严控新增风险、化解存量风险,资产质量管理取得较好成效。持续强化风险治理架构,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提高资本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构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双向良性传导机制,有效保障集团流动性安全。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2%、14.08%、16.18%,均满足监管要求,保持合理充裕。

多种方式加速科技赋能,“数字信达”稳步推进。中国信达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数字化转型要求,围绕“数字信达”愿景目标,把握“数字治理”和“赋能一线”两个主要方向,推动数字化成为业务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采用企业级建模方法,全面梳理公司业务,初步形成企业级业务和技术架构。积极开展集团数据治理,数据管控体系初见成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科技赋能,解决在尽调、风控、投后等环节的难点痛点。加大数字文化宣传力度,全员数字化意识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易薇)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皖滇闽甘等省份已成立省级教材委员会,省领导挂帅
  • 陕西碧桂园一新房电梯被指频出事故,官方:经维修已正常运行
  • 中天策略:7月6日市场分析
  • 国联人寿举办2022年保险公众开放日活动
  • 中信证券:维持京东物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港元
  • 裕信考虑出售俄罗斯业务 潜在方案包括可在地缘政治局势稳定后买回
  • 澳大利亚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1.35% 符合预期
  •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  用户提车15天内可退车退款
推荐内容
  • 支持养老险公司参与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实施细则下发
  • 教育部: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91.4%
  • 广州市韩妃化妆品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生产经营 被国家药监局通告点名
  • 天誉置业:正在探索若干选项进行债务重组,并已提出清盘呈请
  • 深交所总经理:增强监管有效性,努力提供更有弹性更有温度的监管
  • 7月底见!华为新品发布会曝光:手机、旗舰平板、耳机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