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长城和华为就增程吵的热闹,但有谁真在乎消费者咋想么!

长城和华为就增程吵的热闹,但有谁真在乎消费者咋想么

时间:2025-07-06 21:24:40 来源:失之交臂网 作者:百科 阅读:538次

来源|品驾(Ping-Drive)

当车企的长城程吵各种“首个”“最新”“最好”伴随着各种新技术而来,最头疼的和华乎消往往是消费者。

最近,为增家住上海的咋想张先生想选购一款新能源车。面对纯电、长城程吵插混、和华乎消增程等多种动力方式却犯了难——各家车企都认为自己的为增技术“最先进”,而光看参数似乎也很难分出胜负,咋想到底该怎么选?长城程吵为此,张先生咨询了身为品驾编辑的和华乎消我,详细地了解了每一种技术的为增原理与优劣。

这件事不由令人感叹,咋想当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长城程吵人们会详细关注每一颗芯片、和华乎消摄像头的为增能力,更有一些“发烧友”会关注屏幕的具体参数。而现如今,面对车辆这种“大件”,消费者还需要学习不少汽车知识,不然真的不知道该信谁的。

而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车企的“新套路”。“最好”“最先进”“xx万以内最好的”等宣传词层出不穷,为此还有不少车企高管亲自下场“打嘴仗。前有何小鹏给余承东与李想“扔鞋”,现在又来一位——魏牌CEO李瑞峰,连发多条微博“炮轰”余承东。而争论的中心则是在于,增程式相比其他混动技术,到底是不是落后的?但消费者买车,还需要从理论学起吗?

图源:新浪微博@魏牌李瑞峰

增程并不是“最先进”,但也有适合的场景

先说结论,增程式确实有不如部分混动技术的地方,但差距有限,还需要看具体车型的情况。

首先需要大致了解,各类混动技术的简单原理。混动大致上可分为油电混动HEV、插电混动PHEV、增程式EREV这三种。

图源:网络

HEV是目前普及程度较高的一种混动方式,通过内燃机与电驱动系统的配合,来驱动车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丰田THS(混联)、本田IMA与雪佛兰VLOT(串联)。

而PHEV,则是在HEV的基础上,增大电池容量,而发动机既可以直接驱动车辆,又可以为电池充电。

目前人气较高的DM-i、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DHT与吉利雷神Hi·X均属于PHEV,但如果细分下去,这些技术又有各自的区别。最主要的差距则在于,这些车在“什么时候用电驱、什么时候用发动机直驱”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的设定。

比亚迪秦PLUS DM-i 图源:比亚迪汽车

例如,比亚迪DM-i并不需要变速箱,因此发动机只能在80km/h以上才能直驱车辆。而长城柠檬DHT有两档变速,发动机在40km/h以上便可直驱。而奇瑞鲲鹏DHT与吉利雷神Hi·X有三档变速,发动机与电动机的配合可更加灵活。发动机与电动机的配合越灵活,理论上这辆车的油耗就能降得越低。

而增程式,则是一种发动机完全无法直驱车辆的驱动形式,发动机仅作为“增程器”——即发电机来使用,电量充足时通过纯电行驶,电量不足时则通过增程器发电,来为车辆充电。

增程式SUV 问界M5 图源:AITO汽车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增程式 VS 插电混动,到底哪个更先进?从复杂程度与技术难度来说,必须要承认,插电混动的整体技术水平更高,此外,由于发动机需要直驱车辆,对于发动机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从结果上来看,插混的油耗水平普遍会优于增程式。主要原因是,电驱动在低速工况下的能耗较低,而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则大幅上升,而发动机则正好相反,如果两者能够完美互补,油耗可进一步降低。

以摩卡DHT智享版与问界M5后驱标准版为例,采用插混技术的摩卡DHT WLTC综合工况油耗为0.45L/100km、WLTC最低荷电状态油耗5.55L/100km,而增程式的问界M5 WLTC综合工况油耗为0.81L/100km、WLTC最低荷电状态油耗6.4L/100km。

摩卡DHT 图源:魏牌

除此之外,问界M5在尺寸上还略小于摩卡DHT,由此可见,综合来说的话,摩卡DHT的油耗确实要优于问界M5。

不过使用起来,还是要更细致地看具体的场景。

如果两车均用于日常通勤,且家中有充电桩的话,用的都是纯电,油耗上没有差距,电耗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是在市区用油,摩卡DHT在40km/h以下与增程式几乎完全没有差距——即发动机发电为电池充电,使用电机驱动车辆。这样来看,两车的油耗很小。但如果两车多用于高速、长途出行,那么油耗差距还将被进一步拉大,摩卡DHT的油耗将远低于问界M5。

如果非说增程式是“最先进”那确实不妥,但它与其他插混的差距也仅是在高速工况下,油耗会偏高。说是最落后倒也没必要。

现在是产品说话的时代

对于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来说,更该关注的则是它的稳定性。以这几种国产插混以及增程系统来说,它们还需要时间以及更大的用户量,来验证这套系统的稳定性。毕竟安全可靠、故障率低要远比几个油的油耗更重要。

此外,百公里2-3个油的差距,对于一些价位较低的混动车型来说,能成为吸引用户的产品亮点之一,但对于一款非营运且30万元左右的车型来说,其实很难成为影响购买的决策性因素,尤其是车辆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对于车的评判,又多了很多维度。

以问界M5与理想ONE这两款增程式的车型来说,即便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也依然卖得很好。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亮点,动力方式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已。

图源:乘联会

技术从来不是拿来炫耀与比较的,而是最终服务于用户。而好的产品,更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在网上的争论没有意义,拿产品说话才是王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碳酸锂50万元关口只差“临门一脚”!市场激辩未来价格前景 中下游“死磕”锂矿
  • 欧洲遭遇500年一遇旱情!泰晤士河上游已干涸,多地水位告急
  • “宁王”、比亚迪争夺特斯拉,动力电池行业“大内卷”
  • 美国司法部长称对特朗普海湖庄园的搜查决定符合政策和程序
  • 手机越更新越慢 是用户错觉还是品牌套路
  • 币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次爆雷的是Hotbit
  • 特朗普家被搜查,与核武机密有关?
  • 马斯克狂卖特斯拉股票图什么
推荐内容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 挺过7月不信任投票,泰国总理巴育又面临8月“定时炸弹”
  • 美国能源部批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购买原油的合同
  • 外盘头条:美国生产者价格出现疫情初期以来首次下降 油价自3月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4美元
  • 多家银行落实 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光大期货【橡胶】:短期天胶价格低位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