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民营房企增信发债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举行,更多企业入围!

民营房企增信发债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举行,更多企业入围

时间:2025-07-06 12:54:33 来源:失之交臂网 作者:知识 阅读:911次

界面新闻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民营11月1日,房企发债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增信座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债增”),工作召集金辉、次举地产、行更德信中国、多企大华集团、业入仁恒置业、民营雅居乐等21家民营房企召开座谈会,房企发债介绍中债增增信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工作相关进展。增信座谈

公开信息显示,工作这是次举8月以来召开的第三次有关中债增增信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工作的座谈会,与会房企数量超过前两次。行更第一次开会以来,多企中债增已推进十几单房企增信项目,支持、美的置业、龙湖拓展、碧桂园、旭辉集团、卓越集团等多家民营房企发债融资83.68亿元,累计带动民营房企发债融资155亿元。

比如,9月9日,新城控股公告称,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期限为3年期,由中债增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9月16日,碧桂园地产完成2022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的簿记建档工作。在中债增的支持下,此次发债最终票面利率3.2%,认购倍数达2.86倍。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环境下,能获得中债增担保的民营房企可以被看作是潜在的优质房企。有消息称,龙湖、美的、新城、碧桂园、旭辉集团、卓越集团等企业正在推进第二轮增信发行项目,金辉、新希望、雅居乐等民营房企项目也在积极准备中。

分析师指出,在当前民营房企资金链紧张、债务违约仍有扩大趋势的背景下,加大房企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将有效减轻市场对民营房企的信用危机,防范债务风险蔓延。同时,本次座谈会为交易商协会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召开,反映了部门之间加强协作、维护民营房企债券融资渠道稳定的态度,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恢复并加强对民营房企的贷款、投资,帮助优质民营房企穿越周期。

“这次参加座谈会的有21家企业,之前只有个别几家企业通过中债增增信发债,可见支持发债的企业范围在扩大。后续将有更多的企业通过中债增发债融资,对畅通民营房企的融资渠道将有积极作用。”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10月31日,房企待偿债券余额共计30075.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券合计9552.8亿元,接近万亿元,其中信用债余额6339.5亿元,海外债余额3213.3亿元。当前销售没有明显复苏回暖,民营房企融资困难,未来一年房企仍面临巨大偿债压力。

刚刚进入11月,就接连有民营房企债务“暴雷”。11月1日,旭辉控股公告称,鉴于所处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所面临信贷及经营环境日益恶化,公司现金流恶化程度超出预期,目前已暂停支付境外融资安排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11月2日,公告称,因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及融资环境叠加影响,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截至公告日,公司仍未能按期足额兑付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应付本息。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当前,民企大面积出现偿债难、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引发了居民和投资者对民营地产企业整体的信任和信用危机。因此,亟需扩大扶持范围,只要是合法经营、合理的融资需求(如用于偿债、保交楼等),就应该给予支持。

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民企的融资环境将继续改善。“包括专项借款、纾困基金,A股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都将开始好转。特别是,基于企业整体信用的债券融资,将给保交楼、债务偿还带来‘源头活水’。”

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是我国首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2009年9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公司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联合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600517)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企业信用增进服务、信用产品的创设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皇庭国际为深圳核心商圈资产觅得下家 喊价曾近75亿元
  • ChatGPT概念继续逆市大涨 两翻倍牛股齐发公告降温
  • 职场年龄焦虑从何而来?别让年龄门槛给就业路添堵
  • 马斯克:破产危机解除 推特“趋于收支平衡”了!
  • 碳酸锂50万元关口只差“临门一脚”!市场激辩未来价格前景 中下游“死磕”锂矿
  • 本周,多家汽车巨头供应商齐聚A股!
  • 别人家的公司!应届生员工,可无息贷款买房!
  • 戴尔宣布裁员5% 波及约6650人
推荐内容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长三角铁路建设全面复工 22个在建项目复工率超90%
  •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达1467亿元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释放
  • 既有成本削减措施不够用了,戴尔拟再裁员超6000人
  • 最高法民二庭庭长林文学:正着手研究内幕交易和操作市场侵权民事赔偿问题
  • 人保财险发布6条“禁酒令”?公司回应:不会对内部文件予以公开置评